-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数字金融撕画皮:揭穿假信用背后的真诈骗
来源: 金融时报 2018-06-04 15:12本报记者 孟扬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一方面,数字科技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金融需求,让金融服务更加安全、规范。而另一方面,数字科技也对金融服务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比人类更能严防死守既定的标准,让更多想钻空子的违规操作者无机可乘。
“由于数字与金融的‘联姻’,金融的欺诈行为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跨区域等新特征,对传统的反欺诈手段形成极大挑战。因此,针对金融领域的反欺诈技术也应不断革新,既要精准打击存在的风险,也要执棋先行,做到防患于未然。”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表示。
近日,京东金融研究院发布了《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讲述了一系列靠数字技术打赢反欺诈攻坚战的故事。
谁盗了我的账号?
和所有的战斗一样,“士兵”的背后是万亩家园,是一个个平凡的老百姓。在这场反欺诈攻坚战中,首先受到保护的,是成千上万普通用户。
个人数据的广泛授权使得欺诈产业得以“壮大”,而个人账户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传统的诈骗相比,数字金融诈骗往往是有组织、成规模的,他们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协同作案,形成一条完整的犯罪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主要包括开发制作、批发零售、诈骗实施、洗钱销赃等环节,进而又细分为一系列具体分工。
大一新生小梅(化名)最近遇上了一个大“麻烦”。原来,小梅打算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做一份兼职工作改善生活,于是在网上一个QQ群中找到了招聘信息。随后中介给了她一张手机卡,要求她去银行办理工资卡。
本以为办完银行卡可以尽快工作了,谁料没过多久,一通电话惊出了她的一身冷汗。
“梅小姐您好,我是A公司的客服员工,今天我们打电话给您,是想了解和确认您的账户还款情况,您现在总欠款为5000元,请您及时处理。”
小梅原以为是一则诈骗电话,在对方的再三催促下她下载了A公司的APP,发现欠款确实存在,自己的账号不知何时被人盗用注册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小梅马上报案。正在小梅一筹莫展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原来公安系统和京东金融联手,用大数据侦破了案情。通过大数据分析投资者的行为轨迹,可以看出,在A公司进行投资的正常投资者会都在申请的每个节点停留几秒,完成整个贷款申请流程至少需5分钟,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欺诈者不到10秒钟就走完所有流程,且申请时间是凌晨2点。种种迹象显示了该用户的行为异常,犯罪可能性较大。是大数据做了犯罪行为的“显影液”,让原本藏在电脑后端的高科技犯罪露出了端倪。
揭穿现实版“狐假虎威”
小梅的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的案例中,主人公完全是被盗用账户的受害者角色。而与此相反,一些企业却是主动“创造”数据来为自身的欺诈行为铺路。
B公司是独角兽公司C公司的关联企业,B公司平时很会借助这一关联关系来为自己的经营“加分”,没想到却在向某线上平台提出贷款申请时被C公司牵连。
原来,C公司接受尽职调查时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和券商的财务报表,除了银行贷款是真实的,隐瞒了应收账款、销售利润、民间借款、对外担保等信息存在造假的事实。
B公司感到纳闷:这家借贷平台怎么能知道自己和C公司的关系呢?原来,京东金融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对B公司的经营数据等信息进行全方位审核,发现B公司是C公司的关联公司,于是拒绝了B公司的请求。
《金融时报》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利用技术手段打击诈骗行为,通过综合运用设备指纹识别技术、关系图谱和机器学习技术,京东金融成功解决了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信用主体身份核实和资料验真的难题,特别是关系图谱技术,能够呈现出不同企业的关联和聚集特性,增强识别企业欺诈行为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对此类欺诈行为的精准打击率。
反欺诈在技术迭代中优化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数字技术既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行诈骗之事,也可以服务于保护数字金融消费者的反欺诈事业。数字金融在发展、升级,伴随技术而来的新型金融欺诈亦是如影随形,各种新手段层出不穷。
对于数字金融从业机构而言,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既能够不断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又能够识别隐藏在海量接待需求中的假信用、真诈骗行为,成为当下一道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杨东表示,反欺诈方式必须从孤军奋战走向联合打击。反欺诈不仅仅是针对既已发生的诈骗行为,事前做好防止工作,防患于未然、打击于无形才是上上之选。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认为,从实践经验来看,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且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是打赢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
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在技术的不断迭代中实现自身的动态优化,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孟昭莉表示,通过白皮书的发布,一方面,希望为行业提供一本新型欺诈真实案例的“警示录”,并介绍反欺诈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借此呼吁行业内外各界同仁携手,共同加强反欺诈技术的研究合作和数据信息共享,为数字金融的碧海蓝天贡献绵薄之力。
(注:文中案例均为真实案例。)
[责任编辑:CX真]
- 民生银行牵手科大讯飞打造“AI+金融”服务新模式 (2018-06-04)
- 金融改革与开放要齐头并进 (2018-06-01)
- 中国金融开放带来发展新机遇 带来双赢乃至多赢局面 (2018-05-31)
- 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大咖畅言转型2.0 (2018-05-30)
- 强监管时代持牌为王:互金公司巨头纷纷去金融化 (2018-05-30)
- 莆田工行积极做好“资产贷”业务推广 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向前发展 (2018-05-29)
- 民生银行:重塑科技引领动能打造科技金融银行 (2018-05-28)
- 央行开展金融统计大检查 银行称“压力不大” (2018-05-28)
已有0条评论